胡祖谟第764期:下放知青的分类

花享团 次浏览

摘要:从1968年10月底始至1976年止,广德县所有该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都先后下放到了农村生产队。随着上山下乡的深入发展,“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口号应运而生,于是出现了下放户。那么在我们广德,知青下乡锻炼,学习务农,也不只在1968年底才有。

第764期

一、知青分类

1968年底,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有必要让知青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 这迅速掀起了全国知青上山下乡的热潮。 广德县虽然地处安徽省东南角,距离首都北京较远,但落实毛主席最高指示的热情和速度也不甘落后。 全县迅速行动起来,发动全体知青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争当上山下乡的推动者。

广德县流洞中心小学_广德流洞中学校长_广德县流洞中学

1968年10月底至1976年,广德县本该上山下乡的知青全部下放到农村生产队。 据不完全统计,有近2000人。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分散对象中,他们被社会上普遍称为“知识青年”。 其实仔细区分,也不完全是这样。 大致应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全日制中学“老三”初高中毕业生,如广中、横中、白店、六东、石碣中学的学生; 另一个是当时林业系统开办的石里沟森林学校和商业系统开办的跑马。 岗农学校(两校均为半农业、半教育),招收小学毕业但未上全日制初中的学生; 第三广德县流洞中学,他们是散居在社会上、没有上学、没有固定工作的年轻人。 从这一点来看,所谓“知识青年”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一目了然。

当时,分权还根据户籍所在地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 比如,非农业户口在城市的,叫放权、“下乡”; 有农村户口的称为“回乡”或“回乡”,有亲戚在广德的称为“走亲访友”。 不管叫什么,在征兵、入学、服兵役等政策上待遇都是一样的。 当然,由于政治和家庭的原因,下放的知青和回乡的知青所受到的政策和待遇会有很大不同。

随着上山下乡的深入开展,“我们也有两只手,不用只住在城里”的口号应运而生,进而出现了分散户。 就是全家一起下放到农村生产队。 他们主要是政治条件差、社会地位高、在城市没有正式工作的家庭。 后来,合肥停办学校的部分教师、干部被调往广德,有的甚至举家南迁。 因此,增加了“放权干部”的称号。 当然,“下放干部”的情况要好得多。 他们的工资不变,经济有保障,生活无忧。 另外,不需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如果愿意劳动,没有反对意见,还有根据工分和人口分享农副产品的权利)。 下放干部大部分参与大队管理,共产党员也被吸收为大队党支部委员。 不同的是,生活环境和条件完全不同。

2、“新农场帮”和“独孤平台”

事实上,从历史上看,知青下乡劳动培训早在1964年就已经开始,甚至早于1958年就有先例。全国著名的知青榜样——邢燕子、侯军、董嘉庚——是这一时期下乡知青的杰出代表。

那么在广德呢,并不是1968年底才有知青到农村去锻炼身体、学农事。 早在1964年,上海、芜湖的知青就被派往广德。

广德县流洞中心小学_广德流洞中学校长_广德县流洞中学

我市原清溪乡的新农岗(即原清溪中学所在地)是当时芜湖知青的聚集点; 距离原来的清溪公社不远,在对面的山上。 这里原本是一座荒山,杂草丛生,树木茂盛。 由于不占用耕地,这里修建了一排砖房,作为芜湖知青的住宅。 因为他们将成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型农民,负责干部给这个地方起了一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新农帮。

石碣镇的击鼓台已成为上海知青的聚集地。 相传这里是宋代岳飞英勇抗击金兵、击鼓助阵的地方。 距离石碣镇不远,也是高楼区,而且就在广武高速旁边,交通便利。 把上海的知青安置在这里,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对抗天地,磨炼内心。

广德县流洞中心小学_广德流洞中学校长_广德县流洞中学

不过,当时这两个地下村落的人数很少,规模较小,而且各自独立。 他们与贫下中农没有直接接触,对社会影响不大。 除了当地老乡知道外,其他公社的人还不太清楚。 同时这两点就是知青集中在一起,过着集体生活。 他们没有直接分散到基层生产队,没有真正与贫下中农融为一体,不利于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因此,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伟大号召后广德县流洞中学,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风起云涌的带动下,这两个知青中心的知青被重新分配、安排到公社生产队。 “新农岗”、“大鼓台”两个集体知青中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适时被撤销解散。 然而,清溪的“新农岗”和首街的“大鼓台”这两个知青胜地,至今仍深深地印在当地人和那群知青的脑海里,成为他们难忘的回忆……

3.“大郎”和“二郎”

从1968年10月底广德县第一批知青下乡开始,广德县就进入了全面接收上海、芜湖、合肥等城市知青的时期。 截至1976年,共有11300余名外地知青被派往广德(主要集中在1969年至1972年,后来分散)。

当时的广德县老城范围小,街道窄,人口少,并不繁华。 如此多的知青突然涌入,可谓历史奇观、社会新闻。 虽然他们很快被分散,分配到各个公社的生产队,但他们并没有在城市停留太久,也没有引起什么大的波澜。 然而,这些知青中的一些人,因为他们的某些特长,至今仍让我们记忆犹新。 “大郎、二郎”就是代表。

广德流洞中学校长_广德县流洞中心小学_广德县流洞中学

他们是一对兄弟,都来自芜湖市。 他被调到离市区不远的高湖公社和平大队。 为了称呼方便、简洁,群众称他为“大郎、二郎”。 两人形影不离,一起进城,一起去同一个村庄。 没过多久,“大郎、二郎”就在山里打鼓,名声大噪。

兄弟俩情谊深厚,互相照顾。 在知青群体中,他受到众人的敬佩,追随者追随他,非常引人注目。 尤其是大郎,是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 他身高约为77的一半,弹跳能力强,运球熟练,投篮精准,上篮姿势娴熟优美。 据说,他是芜湖市青年代表队的成员。 他在广德老联体育场踢了多场比赛,表现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和好评。 人们也把“大郎、二郎”喊得更大声、更亲切。

一代知青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美好的青春。 他们的功绩已深深铭刻在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中,永远不会被忘记。

(作者为广德市卫健委退休干部)

制作人:佟大庆。

随机内容